9月8日晚,应文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庄初升教授在名达楼3306大会议室作了主题为“近几年客家方言田野调查中新发现的几种语音类型”的讲座。文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李小军教授主持。
庄初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具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为汉语方言的研究和保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庄初升教授现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在客家方言调查研究中颇有造诣。

庄教授根据在海内外重点调查的44个客家方言点,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来列举在客家方言田野调查中的几种新发现的语音类型,如:粤东几种客家方言中舌叶塞擦音塞化的现象,内爆音,鼻音塞化现象,几种没有u韵母的客家方言,等等。讲座中,庄教授还向大家展示了方言调查研究中运用到的现代声学技术,如用气流气压仪组件等对于方言发音进行测量以及声学分析,更加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语音特点,对于方言调查和研究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庄教授对于定音、定调具有非常严谨的学术要求。

在讲座互动问答环节,对于同学提出的关于方言与普通话是否冲突的问题,庄教授表示,在我们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不应完全丢弃方言的学习,方言也是非常珍贵的语言资源。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语言面临消亡或正处于消亡的边缘,我国目前也已启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田野调查重要度不亚于文献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庄教授认为,我们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让方言进入课堂,成为学习的对象。讲座最后,文学院肖九根老师与庄教授就讲座内容中方言入声归阳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学们深受启发。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于方言田野调查及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在庄教授精彩的讲学中受益颇多,收获匪浅。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汪玲 图/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