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中国现代文学馆前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前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福辉教授在名达楼文学院大会议作“围绕文学史的阅读与写作”学术报告。颜敏教授主持讲座。

▲“围绕文学史的阅读与写作”讲座现场
吴教授从切身经验出发,细致叙述了身为一代“文艺青年”的阅读经历,以呈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阅读的真实情况。他进而讲述了自己的阅读史和最初的文学史观,并指出,阅读多了会产生联系的欲望,这就需要文学史的构建。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现象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是学习文学史的思维特点,也是人类的思维特点。
随后,吴教授介绍了现今已有现代文学史书的庞大数量,按时间的脉络梳理了重要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并对这些著作进行了精简的评点和分析。最后,吴教授提出,要利用文学史来进行现代文学的学习:第一,要利用阅读文学史来达到阅读的“量”的标准;第二,看全一个作家等于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有利于形成学习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第三,把两种以上的文学史进行对读,或者把自己的观感与文学史进行对读,这有助于形成学习的比照性和质疑性。

▲吴教授在热情地讲学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吴教授热情回应、给予详细的解答。针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的问题,吴教授认为文学不是宣传,文学要重视文学性,只要是前面有根源,当时有地位,后面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整个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同学们在踊跃提问
讲座最后,颜教授再次代表全体师生对吴福辉教授的精彩讲授表达了感谢,并就目前研究生的阅读状况与吴福辉教授交流了意见,他还对研究生的阅读提出了要求和新的期待。

▲颜教授在进行总结
晚上9时,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着吴教授要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