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领导风采
  • 院设机构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文件通知
  • 入党导航
  • 工会工作
    • 组织机构
    • 工会文件
    • 教工风采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本科教育
    • 专业介绍及就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江西师范大学学位与研...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人事工作
  • 师资概况
  • 人事工作通知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学生组织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图书资料
  • 资料室概况
  • 现刊杂志目录
  • 书库部分目录
校友风采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江西方言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暨方言文化教育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宜春市翰林学校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5-04 浏览次数: 414

    2017年4月26日,“江西方言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暨方言文化教育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宜春市翰林学校举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方言文化教育工作站专家、宜春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方言学专家以及宜春市翰林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以及相关教师数十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罗荣华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方言文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本次方言文化课堂选取了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歌谣作为教学内容。首先,袁彩英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方言朗读视频导入课程,然后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朗读歌谣,让学生感受普通话和方言的不同,体会方言的独特魅力。接着,袁老师结合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对每首歌谣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在方言童谣学习和分组练习之后,每一名学生都根据老师提示向大家分享自己课前准备的歌谣,用乡音更好地表达出歌谣中蕴含的感情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袁老师最后强调,方言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希望大家能够身体力行,保护乡音,守护家园。

    会议第二阶段主要围绕“方言文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言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形式”展开讨论。首先,大家分别强调了方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方言文化进校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针对方言文化课堂教学问题,大家就方言文化课堂的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少专家指出,方言文化课堂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课堂型、活动型、实践型和研究型,尤其要鼓励活动型和实践型课堂,要让学生在方言文化活动和实践中体会母语文化的魅力。最后专家们鼓励宜春市翰林学校大胆尝试、勇闯先河,积极探索方言文化进校园的模式。
    第三阶段的议程是讨论“江西方言文化读本·宜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问题。在这项议程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场的各位与会人员都踊跃发言,各抒已见,发表了对方言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观点和看法。
    宜春市翰林学校校长罗俊表示,开发“方言文化读本”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乡音,更是要说出、讲好方言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并希望能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做出成功的尝试。

    宜春市教育局语委办主任邬小玲表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要让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相互促进。方言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普通话的推广并不矛盾,只要运用得当,在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活动还能对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有所帮助。她希望,“江西方言文化读本·宜春”的开发和建设工作能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工作典范。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勇生博士表示,“读本”的定位首先要突出其可读性,其可读性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即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要扩大“读本”的受众范围,“读本”不仅可以在学校推广和使用,而且还可以在当地文化部门以及广大方言文化爱好者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最后,会议在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詹艾斌院长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他表示目前的工作是要明确推进方言文化工作的语境和必要性;解决方言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问题;教材或读本的编写要和人的培育以及社会紧密相连。

    “江西方言文化读本·宜春”是江西首部面向中小学和社会广大方言文化爱好者编写的本土方言文化读本,该“读本”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方言文化教育工作站、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宜春学院的专家以及宜春市翰林学校的老师组成编写小组。其中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方言文化教育工作站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负责教材编写的顶层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出版,教材出版后,首先在宜春市袁州区各中小学进行推广使用。(图/文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