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文学院开设了哪些本科专业?基本情况如何?
答:文学院现开设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一类),也是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入选江西省高校一流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中学二级)认证。现为全国高校五星级专业。汉语国际教育2016年招收本科留学生。同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同类第一名。2019年获评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本专业现已发展成为省高校重点专业,形成了面向中外学生的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科体系。
2.问:本科专业主要开设哪些课程呢?
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学科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实训·语文、教育学、心理学、网络文学与文化、文学评论写作、比较文学、逻辑学基础、文学欣赏、美学、汉字学、中国文化及现代传播、中国古代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等。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中国文化及现代传播、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文化全球化理论、汉语与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逻辑学基础、中东文化研究专题、东南亚文化研究专题、汉字学、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等。
3.问:文学院师资队伍情况如何?有哪些名师?
学院倡导、践行科学人才观、总体人才观。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学科方向布局均衡、学术水平高、教学教研能力强、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含低职高聘教授3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80%。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3人,江西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人,江西省社会科学中青年专家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4.文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举措吗?
文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积极贯彻新时代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的根本理念,深度关注学科专业特质并基于现实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略,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内部进行“分流”,组建了以下3个特色方向:
(1)汉语言文学(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
方向介绍: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培养能适应当代教育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尚师德,政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较宽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追求卓越的专业情志和专业行为习惯,具备复杂而结构化的教育学知识和语文学科知识,具有追求卓越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具专业领导力的未来的语文教育专家或卓越中学语文教师。
特色课程:语文课例分析与设计、中外语文教育简史、朗读与口才、国际卓越教育发展、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比较文学等。
(2)汉语言文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
方向介绍:对接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总体要求,培养地方高师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强化、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科学选才鉴才”等要求,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和远大学术理想的青年研究者和思想家,并有望在将来能够成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对世界文明、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拔尖人才。
特色课程:西方文论、马克思与现代知识思想、现代文化与多元价值观、比较文学、学科研究实践等。
(3)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
方向介绍:本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品德高尚,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较宽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掌握写作的相关理论和过硬的读写技能,能够在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教育、文化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课程:非虚构写作工坊、诗歌写作工坊、故事写作工坊、儿童文学写作工坊、网络文学与文化、像作家一样读书系列等。
5.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吗,有哪些特色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坚持“以德立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学成人”教育理念,以培育学生时代精神、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为导向,着力打造和构建凸显学科专业特质、承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学院创建了一批在校内外颇有影响的人文社团,如:以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挖掘与开发江西优秀赣鄱文化资源为主旨的文化自信研习社,以纯文学创作为主旨的青蓝文学社,以专注研习国学经典为主旨的知行社,以研习创作古体诗词为主旨的新雅诗词研修社,以致力话剧创作与表演为主旨的原野话剧社和以研究并发扬地方方言及特色文化为主旨的方言文化保护与传播社。社团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周周有活动、月月出精品。青蓝文学社系全国高校十佳文学社团。
学院组织学生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学刊物及微信原创专栏,如文学院院刊《文学苑》,青蓝文学社社刊《青蓝苑》,院团委、学生会官方纸媒《文苑青年报》,写作教研室刊物《优秀学生作品选》及学院官方微信的“偶记闲情”专栏等,为广大学生提供文学创作、才华展示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学院坚持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推进了校园文化繁荣,如全省高校原创诗歌大赛暨谷雨(金秋)诗会,运用音乐、舞蹈、书法、楚调唐音吟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获奖诗歌作品及学院学生青春靓丽的风采;“世纪回眸 文韵流香”话剧汇演,为学生搭建诠释经典、演绎经典的舞台;不断掀起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热潮,营造了全校浓郁的书香人文气息等等。
学院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学院与校外社区、中小学、福利院、康复机构共建了数个社会实践基地,组织青鸟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公益爱心活动,举办国家课堂、文化讲座、红色文化宣讲、学习辅导等活动。青鸟志愿者服务队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