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沈明研究员应邀在文学院四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晋语方位词’上里’的读音——兼论怎么考本字”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张勇生副院长主持,六十余名师生参与。
沈明教授首先从读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细致解释了“上里”的来源。从读音上看,“上里”的声母变化主要是由语法化成分与语音变化共现所造成的,而韵母音变则是由文白读不同所导致的;从意义上看,名词后的“上”“里”与“上里”,有了意义上表处所与范围的不同分工。
在以上讲解的基础上,沈明教授进一步阐述了考本字的“三大规则”。第一,音义合。即语音和词义都必须符合演变规律。第二,地域上管住一片。考本字时,必须严格遵循地理语言学中的“连续与分布”原则,细致考察某地区内是否存在成片的同类音变现象。第三,好的文献证明。考本字时,“考本字”是方言研究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难的工作。沈明教授以“上里”为例,清晰明了地阐释了如何规范地考本字。
在互动环节,沈明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并对青年教师与同学们存在的困惑进行了一一解答。沈明教授强调了系统调查与核对现有材料的重要性,她指出:同学们在写文章时,应勇于提出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平时可多读丁声树、李荣等先生的文章,力求在语言上做到明白如话、文从字顺。
最后,李小军教授对本次讲座作总结性发言,感谢沈明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知识盛宴。
本次讲座为文学院“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系列讲座”的第三场。学院将继续创造条件,切实推进“每月一讲”制度,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