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领导风采
  • 院设机构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文件通知
  • 入党导航
  • 工会工作
    • 组织机构
    • 工会文件
    • 教工风采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本科教育
    • 专业介绍及就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江西师范大学学位与研...
    • 研究生招生
    • 研究生培养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人事工作
  • 师资概况
  • 人事工作通知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学生组织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图书资料
  • 资料室概况
  • 现刊杂志目录
  • 书库部分目录
校友风采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来校讲学
发布时间: 2020-10-22 浏览次数: 317

2020年10月13日晚7点,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首席专家单小曦教授在文学院报告厅作题为“人工智能文艺的媒介论考察”的学术讲座。文学院王龙洋教授主持了讲座。
    单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文艺研究需要将目光转向具有一定厚度和杂交度的超人类文化视野,应破除人文主义“神话”,从人类文化转向更宽阔、更高远的超人类文化。他还从研究范式出发,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人工智能文艺研究中的再现论、文本论、接受论,并指出这几种研究范式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了媒介文艺的研究范式。
    单教授进一步提出当前人工智能的“本体”定位,即从工具、主体创造到“智媒”生产。单教授强调,人工智能文艺不同于人类文艺的特殊性是在“智媒”生产演进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并通过对人类文艺僭越最终达成。这种僭越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数字“信息圈”成为了文艺“智媒”生产外部环境;其次,文艺“智媒”系统越来越获得自主性甚至自组织性,亦即向“类人主体”靠近;再次,人类文艺创作个体主体已经被抛离“智媒”系统交互回路之外、之上;最后,人类文化、文艺传统从背景走向前台,成为在场性“大数据化”的生产联合体,从而展现人工智能文艺最突出的特色:“大数据化”巨型生产系统的在场性涌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