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岩泉来校,在文学院大会议室为全体师生作了题为“学术研究的特征、问题与方法”的学术讲座。王龙洋教授主持讲座。

张岩泉教授就什么不是学术研究与什么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对学术研究的中西方解释进行学术梳理,进而引出关于学术研究的定义。随后分析了学术研究的结构要素与基本特征,阐释了学术研究的不同层面、阶段与境界。他使用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层层分析对比学术抽象用语,语言通俗、逻辑缜密,在生动的讲解中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各要素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张岩泉教授还强调,做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就此他提出了问题的“问题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认为,在真假混杂的学术研究语境中,要善于分辨真问题,在真问题中要善于发现“典型现象”和“意义单位”,从而提炼出专属于自己的问题,并对专属问题进行“冷处理”,提炼出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真问题。
张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方法的“方法论”,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学术研究的方法。他引用赖大仁老师的一段话说明方法的适用性,“学术研究方法是一扇窗户,你想看哪里的风景,你就应该打开最适合看某处风景的窗户,你要有很多扇窗户,这样就能看任何你想看的风景”。他还用河水与河床的关系来比喻学术研究与方法的密切关系,只有方法适用,河水和河床才能焕发和谐之美。
张岩泉教授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亲切的授课风格、以及知识的逻辑性思想性不断启发着在场同学。讲座后同学们举手提问,张老师现场为同学答疑解惑,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文/龙芬 图片/邹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