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张先飞教授应邀来我校为同学们作“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复出’的发生学考察”专题学术讲座。文学院院务委员江腊生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张先飞教授首先从“五四”前期现代人道主义思潮出现的背景谈起,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现象——鲁迅、周作人由返归自我的精神“隐退”转而投身新的社会改造精神的“复出”为核心,对周氏兄弟“复出”的内外动因作了细致的梳理。张教授根据所掌握的独特史料,从实证的角度分别剖析了“‘尼采思路’与周氏兄弟的‘下去’观”和“知识界的二次‘陡转’与周氏兄弟的复出”两个核心问题。张教授指出,周氏兄弟对尼采“下去”观的不同解读,同时也就是对自身“下去”观的表白,在此基础上他仔细地剖析了尼采的“下去”观以及周氏兄弟理解和诠释。张教授还详细地讲述了民国二年之后知识界的二次“陡转”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受“中国问题”困扰的周氏二兄弟的心路转变历程作了严谨的求证,深入地探究了周氏兄弟的精神动机、思想演变过程,以及二人不同抉择的内在心理机制与新的自我身份定位等问题。

张教授凭借扎实深厚的史料学研究功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独到却又严谨的研究之道,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张教授史料翔实、严谨求证的讲座,为大家进入学术研究领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也是自己追求学业和人生理想道路上重要的激励与动力。最后,同学们就相关学术问题踊跃提问,张教授一一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图/文 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