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上午9:00,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教授应邀在我校举办了一场题为“语言文字智库建议刍议”的讲座,刘楚群教授、曹跃香副教授等老师以及众多同学们积极参与。

讲座中,郭龙生教授的讲述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总共从七个方面展开阐述,分别是“智库的定义和类型”、“国家建设智库的相关规定”、“已有科研机构”、“国家语言文字研究管理机构”、“国家语委十九家科研机构”、“三家试点单位”、“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的基本思路”。郭龙生教授详细解释了“智库”的定义,借“智囊”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用表格的形式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国智库在全球的地位,并了解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蝉联亚洲第一智库。谈到智库的各种类型时,引出了“语言智库”的概念,即专指以语言文字问题为研究内容的智库。郭龙生教授展示了国家建设智库的相关规定,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拉近了师生与国家智库建设的距离,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智库的重视。郭龙生教授介绍了我国已有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孔子学院总部、有关高等院校等。其次,他还通过列举实例,如编纂词典的过程以及盲文的相关规定来介绍国家语言文字研究管理机构,讲述了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家侨办、国家残联到国务院其他有关各部委等各个管理机构的要职。此外,他耐心地介绍了国家语委十九家科研机构以及三家试点单位。最后但也是最令人深思的是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的基本思路,我们不仅了解了语言文字智能的角色定位和基本功能,还注意到教授说的语言文字智库现存状态与主要问题。语言文字智库建设的未来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正如郭龙生教授说的“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样语言文字智库才能合理有效发展。
在提问环节中,关于当代中国重大的语言问题,郭龙生教授重点提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语言规划的任务,认为语种规划和人才规划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库”对大多数师生来说都很陌生,但其新颖又富有时代气息,而语言文字的智库建设对文学院的师生来说无疑是急需汲取的知识,本次讲座不同于过去纯学术类型的讲座,郭龙生教授对语言文字智库的系统介绍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知识面,还为我们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向,可谓师生语言研究路上的一盏指明灯。
郭龙生教授简介:
郭龙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秘书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监事长,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理事,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制办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北京市督学。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规划研究,媒体语言研究等。